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平台 > 正文
中荷地籍发展和规划中心
  • 日期:2014年05月04日
  • 编辑:
  • 浏览次数:
  • 【字号:
  • 打印本页

南京农业大学中荷地籍发展和规划中心

荷兰的土地规划和地籍管理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荷兰建立了完善的土地市场体系,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长期以来,国内研究人员一直对此密切关注并寻求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交流,借鉴经验。正是基于这种愿望,南京农业大学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联合多家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和实践部门,共同申请了中荷合作项目——中国农地保护与农地产权制度研究(ProLAND)项目。以该项目为基础,由南农大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空间科学学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07年3月共同筹建了南京农业大学中荷地籍发展和规划中心(Dutch Cadastr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Center),该中心得到了中国国土资源部、荷兰外交部、荷兰地籍局、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代表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多家机构的大力支持。中心的主旨是利用荷兰在土地规划和地籍管理方面国际领先的优势资源,面向我国高层次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并建立中国与荷兰在土地规划和地籍管理方面经常性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召集中荷双方专家进行定期研讨,发挥培训中心、研究中心和信息中心三大功能。

中心主任:石晓平 教授

中心主要的研究人员及其研究方向主要有:

1、石晓平教授,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土地经济与政策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欧名豪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土地可持续利用。

3、诸培新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政策,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

4、冯淑怡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土地制度、资源与环境经济等。

5、姜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土地规划、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6、马贤磊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与管理。

7、欧维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与管理

8、郭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近几年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

1、2013年的“我国土地出让制度改革及收益共享机制研究”项目。项目来源属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项目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我国土地出让制度及其收益分配中存在的问题,选取代表性区域和典型地区进行分析,剖析代表性区域和案例区域的实践和创新模式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总结不同模式的优缺点,为进一步明确土地出让制度和收益共享机制的改革方向和思路。

2、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的“中国农村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政策与市场”项目。项目由中、荷两国联合资助,主要研究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转型、资源的稀缺性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制度设计的影响以及这些制度转型的影响。研究有关这三方面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设计和转型对资源利用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农村收入水平变化。

3、2008年至2010年的“可持续的农地非农化治理结构研究——中德比较”项目。项目由德国洪堡大学Konrad Hagedorn教授和我校曲福田教授共同合作,由德国Bosch基金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资助。项目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如何建立相应政策来实现农地资源利用和城市扩张的可持续性问题。采取典型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德双方城市郊区农地非农化的过程及治理结构进行比较,以探讨合理的农地非农化的治理模式和制度安排。

4、我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与差别化管理政策研究,项目来源属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本项目基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用地调控的关系研究,总结国外(地区)建设用地管理政策与经验借鉴,明确了我国中长期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战略,并从区域协调、统筹城乡、产业转型、民生保障等方面研究建设用地差别化建设用地管理政策研究,并研究宏观调控下的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与差别化管理政策保障体系。

5、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规律及其预测、土地利用规划分区体系、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土地利用规划对城市增长的约束作用与机制、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索,受到同行的广泛关注,同时还主持完成了南京、青岛、南通、无锡、徐州、扬州等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推动了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的发展。

6、土地用途管制与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研究。对我国农地保护的制度与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定量分析了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及其区域差异;提出了构建我国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思路,并测算了不同省区的耕地赤字、盈余,提出了区域补偿的标准、运作机制等;对农户在基本农田保护过程中做出的贡献及承担的损失进行计量,并据此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的农户利益经济补偿理论标准模型,确定经济补偿标准。相关研究成果被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附页》刊登,呈送中央领导,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进行了批示。

7、流域污染治理与土地利用管制。揭示土地利用与太湖水污染的时空关系,研制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土地利用分区管制技术和土地利用分类管制技术,研究关键性棕地整理规划的技术标准,为太湖土地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开发流域土地利用的水污染效应预警技术,实现“土地—水体”的污染动态监测、评价与预警。

8、2008年至2010年,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SK08009):经济增长方式与建设用地扩张——对“贡献”与“压力”的统一考察项目。

9、2008年至2010年,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研究项目

10、2006年至2010年,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1、2006年至2010年, 无锡市国土资源局:无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2、2008年至2010年, 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3、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70741023):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研究。

14、2007年至2008年, 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江苏省耕地资源变化与保护研究项目。

代表性科研成果:

1、Land Tenure Security and Land Investments-a Case Study forMinleCounty, Northwest China.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13,5(2).(SSCI)

2、中国式分权与城市土地出让价格的偏离——以长三角地区城市为例.资源科学,2013(6).

3、Effect of household land management on cropland top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at plot scale in a red earth soil area of South China.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2011, 149(5), SCI

4、Sustainable natural resource use in ruralChina: Recent trends and policies.China Economic Review 22: 444-460. (SSCI)

5、中国土地出让制度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10,24(7).

6、不同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响应——以江苏省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19卷第1期:70-75页.

7、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23卷第8期:4-7页.

8、江苏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9、两田制变迁的经济解释.《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60-64, 83页.

10、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与应用.《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第24卷(增刊):117-123页.

11、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及其区域差异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8(9)

12、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之价值标准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

13、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12),成果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上报中央;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8年第04期全文转载

获奖成果:

荷方项目人员Nico Heerink副教授于2009年9月29日获得2009年中国友谊奖。

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

中心与荷方合作期间,外籍专家多次来华,主要包括荷兰格罗宁根大学Leon C.A. Verstappen教授,荷兰地籍局教授van der MOLEN教授、Peter Ho教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Arthur Mol教授、Max Spoor教授、Justus Wesseler教授、Nico Heerink副教授、Bettina Bluemling博士、比利时根特大学Hans De Steur博士、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Adam Komarek博士、德国洪堡大学Lars Berger博士等外籍专家和研究人员。中方累计派出研究人员30人次,在交流学术经验的基础上,提升了中欧之间合作研究水平。

负责人联系方式:

电话:025-84395078

Email:serena2@nj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