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农业大学第五届大学生科技节
有关事项安排的通知
各班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经研究,学校决定在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中举办第五届大学生科技节。为了响应学校号召,切实提高我院同学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现将科技节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科技节活动主题
创新 创业 创优
二、科技节活动时间
2010年11月——2011年3月
三、科技节参加对象
学校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
五、科技节校级层面活动安排
(一)校级层面活动内容
1、竞赛类活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非竞赛类活动:通过讲座、论坛、展览等形式,积极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包括:
(1)创新大讲堂: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教授,通过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
(2)创业面对面:邀请校内外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或企业界人士,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业知识和技能。
(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安排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本届科技节唯一一项校级层面的竞赛活动,希望大一大二大三各班级能够引起足够重视,积极参与并重点参与到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发明制作类的比赛中来。我院组委会将会邀请学院老师对作品进行评审,选出优秀作品代表我院上报校科技节组委会秘书处。
要求:1、各班级同学凭兴趣参加
2、实事求是,不抄袭
3、所有参赛作品,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在2011年2月23日之前交到第五届科技节公共管理学院组委会
4、有关该项比赛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请见本通知后面的附件,作品申报书会以电子稿形式下发
(三)校级非竞赛类活动安排
校级非竞赛类活动由校科技节组委会统一组织,我院科技节组委会会及时向大家传达相关信息。
五、科技节院级层面活动安排
本届科技节各学院将会结合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围绕学院自身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课外科技活动。这些比赛虽有各学院主办,但都是面向全校同学开展的,请各班级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参加到各项活动中去。因各学院活动没有统一安排,所以请大家注意玉兰路各学院的宣传板,必要时,我院科技节组委会会向大家传达各种活动信息。
六、科技节奖励措施
1、凡参与本届科技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同学,如果作品被选中代表学院参赛,无论最终获奖与否,本年度综合测评都将获得0.1的加分,如果作品获得三等奖,将可获得综合测评0.2的加分,如果作品获得二等奖,将获得综合测评0.4的加分,如果作品获得一等奖,将获得综合测评0.6的加分。
2、参加到其他学院主办的全校范围内的活动,且主要成员为我院同学的,学院将给予获奖同学综合测评加分。凡入围决赛的同学,将获得综合测评0.1的加分,凡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的同学,将获得综合测评0.2的加分。
3、给予大一、大二各班级班级建设加分
4、本奖励措施最终解释权归公共管理学院科技节组委会
七、其他
有关第五届大学生科技节的一切事项,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公共管理学院科技节组委会秘书处。
组委会秘书处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如下:
秘书长:汪 浩 13814148691
成员:杜 川 13585103217 钱亚东 15195987385
谭晓可 15195986365 杨学升 18951851273
附件: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大学生科技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公共管理学院第五届大学生科技节组委会
2010年11月22日
附件: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节组委会
科组委发[2010]1号
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大学生科技节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各学院、各相关单位:
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不断提升科技节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充分发挥课外科技活动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开展第五届大学生科技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
二、参赛对象
全日制研究生、二年级以上本科生均可参赛。鼓励参赛者跨院系、跨专业、文理科搭配组建团队。
三、竞赛宗旨
求是创新、勇于挑战、追求卓越
四、参赛资格及作品申报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在2009年7月至今这段时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已获国家级奖励的成果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2.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3)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3.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者必须全部为学生。
4.若研究生、本科生联合组团参赛,团队中博士研究生不超过1人,硕士研究生不超过2人,本科生占团队成员总数不低于60%。考虑到作品不能为学位论文、学年论文等原因,研究生不得以个人名义参加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竞赛。
5.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3)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4)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5)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涉及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时,需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6.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作者需随作品提交学生证复印件。
7.每个学院选送参赛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总数不超过5件,每人限报1件。作品中以研究生个人参赛的不得超过2件,其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l件。参赛作品须经过学院评审委员会初步评定方可上报校组委会办公室。
8.每院选送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不超过3件,每人限报1件。评审不分本科生、研究生,按A、B两类作品评审。
五、评比奖励
1.学校评审委员会根据参赛作品进行预审,评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决赛。获奖数将依据进入终审决赛的作品数量和质量确定。
2.进入全校终审决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并符合学术规范的,由科技节组委会向作者颁发证书。获得二等奖以上的作品,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现金奖励。所有进入终审决赛的作品,指导教师均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参加预赛未进入决赛的,由学院向作者和指导教师颁发证书。
3.竞赛以学院为单位计算团体总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分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每件分别计100分、70分、40分、20分,上报至学校组委会但未通过预审的作品每件计10分。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根据A、B分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A类每件分别为50、30、20、10,B类相应减半。学院在该类别得分计入团体总分,但最高不超过100分。
4.多学院联合参赛计分方法如下:两个学院参赛的,第一作者单位占60%,第二作者单位占40%;三个学院参赛的,第一作者单位占50%,第二作者单位占30%,第三作者单位占20%;四个及以上学院参赛的,第一作者单位占40%,第二作者单位占30%,其他平分剩余分值。
六、赛程安排
1.学院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各学院组建相应组委会或领导小组,深入做好宣传动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2.学院作品准备和遴选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3月)
各学院根据自身特点,采取有效组织模式,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相应作品,并组织相关学科专家、教授成立专家组,评选和推荐作品参加校级竞赛。所有作品必须于2011年3月4日前报校科技节组委会秘书组(办公室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A107)。
3.学校评审阶段(2011年3月5日至2011年3月20日)
学校将组织专家组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和终审,按一定比例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并最终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江苏省和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
附件:南京农业大学第五届大学生科技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
南京农业大学
第五届大学生科技节组委会
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