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师生研究视野,6月27日下午15:20在逸夫楼8020会议室,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竺乾威教授为我院师生做主题为《国家治理与制度创新:制度层面的分析》的报告,本次讲座由公共管理学院李长军副教授主持。讲座吸引了学院众多师生的广泛参与,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伊始,竺老师简要介绍了国家治理与制度的三个层面,以及杰拉德·戴蒙德所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德隆·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罗宾逊提出的制度决定论的争议引出制度的起源与演进。
接着竺老师阐述了制度的起源、意义及其作用。首先对国家和社会两者进行比较,如果说社会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的话,那么国家则可以说主要是一个制度设计的结果,接着竺老师列举了不同学者的观点详细阐述制度起源中自然产生与认为设计的争议,例如阿西莫格鲁等认为政治制度决定经济制度,福山强调制度设计(尤其是政治体系设计)的重要性,哈耶克反对过度设计。然后竺老师通过制度起源中存在的争议引出制度涵盖的三个层次,首先是最高层次的宪法;其次是国家的基本法;再者便是通常所说的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公共政策。
接下来竺老师从需求角度说明了制度创新的驱动因素包括规章制度的空缺、新问题倒逼规则填补、官僚制弊端等等,最后就制度优势转化治理效能的机制展开详细的论述,包括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容错机制,能激活改革意愿,协调组织与个人利益,提升创新能动性,保障可持续创新。竺老师从理论建构到实践机制最后是主体能力的递进逻辑,并通过举例与引用名人观点如诺斯悖论、路径依赖、制度三层次详细论述国家治理的制度创新与变革。

报告结束之际,公共管理学院李长军老师对此次报告进行总结,指出竺老师的报告极具高度的启发性。老师和参会同学们抓住宝贵机会踊跃提问,就“在数字治理时代,制度创新如何应对技术伦理与权力重构(如平台治理)的挑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利益固化” 如何阻碍制度变革?”等问题与竺老师进行了积极的学术互动和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活跃,本次讲座深入探讨了制度理论与国家发展机制以及优势转化治理效能的机制,为制度现代化带来新的前沿视角。



此次的学术讲座激发了师生的学术兴趣,有助于我院师生进一步探寻前沿的学术研究。至此,本期公共管理学院行知学术论坛之专家讲座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