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国际学术前沿对话,赋能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11月4日上9点,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邀东京大学未来倡议研究所(IFI)教授Alexandros Gasparatos 与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研究员Lam Thi Mai Huyn做主题讲座,讲座由我院杜焱强副教授主持,为全院师生呈现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多元路径与最新进展。

在首场报告中,Alexandros Gasparatos 教授以“Understanding heterogeneity of small-scale producers to inform rural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s: insights from aquaculture in Bangladesh”为题,对孟加拉国鲤鱼水产养殖系统展开深度剖析。他通过系统的研究设计,明确了刻画该国鲤鱼养殖系统类型、分布及差异化因素的核心目标,采用分层与随机抽样结合的方式,在孟加拉国54个分区完成4540份精细问卷调研,数据回溯至2020年。借助主成分分析、层次聚类法及方差分析等方法,识别出四类在商业化程度、劳动力类型、主导品种、集约化程度上差异显著的鲤鱼养殖系统,为精准制定农村发展干预措施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

随后,Lam Thi Mai Huyn 博士后带来 “Bridging institutions and networks: Exploring barriers and opportunities for integrating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in climate adaptation governance”主题报告。她拥有东京大学可持续科学博士、硕士及英国利兹大学相关学士背景,学术经历丰富。

报告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为案例,针对全球海岸城市面临的严峻气候风险——到2050年136个主要沿海城市或因洪水损失达1.6万亿美元,剖析了传统硬质海岸防御工程的高维护成本、生态破坏等弊端,系统阐释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内涵与价值。通过政策审查、70场专家访谈及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巴厘岛海岸防御网络中政府实体占比高、市级机构中心性强但部门间连接存在缺口的治理特征,同时梳理出NbS转型面临的治理、社会经济、技术、环境四大维度32项挑战,并提出协作治理、网络杠杆、创新金融等突破路径。
互动环节,师生们围绕“小规模水产养殖可持续性评估技术迭代”“海岸带 NbS 本土化政策适配”等议题与专家深入探讨,专家们结合跨国研究经验,从方法到实践给予了细致解答。

最后,杜焱强老师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此次讲座从水产养殖系统微观研究与海岸带治理宏观探索的双重视角,为公共管理学院师生搭建了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界对全球性议题的研究向更具深度与广度的方向迈进。至此,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知学术论坛之专家讲座第五期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图片来源:宣传部
文字来源:陈逸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