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力量 > 刘晓光

刘晓光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 男

最高学历 : 博士

研究方向 : 高等教育管理、公共政策分析

学术兼职 : 江苏省高教学会教育经济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

联系方式 : E-mail:liuxg@njau.edu.cn;Tel:

个人简介与成果

(一)主持的科研项目

1.制度分析视角下大学院校研究机构:结构、功能与趋势,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SK2011002), 2011.07-2013.07,结题。

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专项”(XNC2012005),大学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协同创新体制与机制研究, 2012.06-2014.06,结题。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303117),制度分析视角下大学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2014.01-2016.12,结题。

4.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校科研配套)(KJQN201409),制度分析视角下大学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2014.01-2016.12,结题。

5.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对策类委托项目(SKGL2017023),大学农技推广服务路径与模式研究,2017.07-2018.06,结题。

6.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对策类委托项目(SKGL2017024),农业对外合作复合型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模式研究,2017.07-2018.10,结题。

7.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7Z009),大类招生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2017.10—2019.10,结题。

8.2018年度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别研究项目(KYGB201805),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国际合作战略分析,2018.07-2019.07,结题。

9.2018年度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yjsjg1811),行业特色院校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点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2018.10-2019.10,结题。

10.2019年度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KYC2019002),“卓越计划”政策的实施及影响研究——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例,2019.03-2020.03,结题。

11.江苏省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2019SJA0042),教育政策对本科生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基于江苏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高校的调研,2019.09-2021.09,结题。

12.2020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GLD012),创新驱动江苏农业转型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020.9—2022.12,在研。

13.2020年度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网络课程汉化项目(编号:2020-FAO-01),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络课程《Reducing rural poverty: policies and approaches》汉化项目,2020.10—2020.12,结题。

14.2021年度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优先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KYZ2021009 ),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江苏省涉农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021.05-2023.04,在研。

1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2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公共政策虚拟仿真试验平台建设,2022.03-2023.03,在研。

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2FGLB052),基于证据的高等教育政策评估:理论与应用,2022.12—2025.12,在研。

17.2023年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Yjsjg2303),人文科学类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研究,2023.03-2024.03,在研。

18.江苏教育厅,2023年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编号:JGKT23_C015),专业博士研究生质量观演变特征及启示,2023-2024,在研。

19.2023年度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金优先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KYZ2023007),高等教育政策评估的循证理论及实践,2023.04-2025.03,在研。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19.江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3LSB004, 民国前期江苏农业与生物领域知识分子群体研究(1912-1937), 2023-09 2025-12,在研。

18.江苏教育厅,2023年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JGKT23_B010),研究生工作站教育要素提炼与培养模式改革——基于基层教学组织视角,2023-2024,在研。

17.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农科建设改革与发展研究”(2020316),2020-2022,在研。

16.江苏省202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0SJZDAWT06),江苏省高校新农科改革与建设研究,2020-2022,结题。

15.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农业博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2018-2019,已结题。

14.农业农村部教育专项研究,涉农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现状分析与政策研究(20180001),2018-2019,结题。

13.江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7LSD002, 中大农学院创立的近代农业生物类学会历史考证, 2017-09 2020-09,结题。

12.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项目(2017JSJG006),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17-2019,结题。

11.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大课题(委托)项目(JGZD17_007),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体系建设研究,2017-2018,结题。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3126),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后管理”研究--以农田水利为例, 2015.01-2018.12,结题。

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11ZDIXM030),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研究, 2011.09-2013.09,结题。

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SK2013032),院校研究在大学战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 2013.05-2015.05,结题。

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南京农业大学科教研究项目(KJXM2012 03), 面向“2011计划”的学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研究, 2012.01-2013.12,结题。

6.南京农业大学“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研究专项” (SKZX2011001-1),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概念、特征与路径研究, 2011.10-2012.05,结题。

5.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Y033),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长效运行机制构建——以公共管理学科综合训练中心为例,2014.01-2015.07,结题。

4.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重点项目,农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典型模式研究,2009-2011,结题。

3.中国工程院,“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农业专业领域项目,2008-2010,结题。

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2009,结题。

1.江苏省教育厅“十一五”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重点课题,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机制、效益研究与实践,2007-2008,结题。


近期论著:

(一)期刊论文

[64]刘晓光,董文浩,董维春.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农业发展与高等教育回应 [J]. 中国农史, 2023, 42 (06): 118-132.

[63]董维春,仇苗苗,姚志友,刘晓光. “有组织”推进研究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J]. 教育发展研究, 2023, 43 (17): 1-8.

[62]刘晓光,张浩男,邹治,张振华.创新驱动农业转型发展的内在机理与战略取向——以江苏为例[J].农业经济,2023(06):16-18.

[61]董维春,张浩男,刘晓光.英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的制度安排及其动力机制——以雷丁大学CAER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23,41(02):164-172.

[60]董文浩,刘晓光,董维春.《莫雷尔法案》前美国实用高等教育的创立与组织演化——以农业教育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外国教育研究,2023,50(01):94-112.

[59]董维春,董文浩,刘晓光.中国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转型的历史考察与展望——基于教育与社会系统互作分析框架[J].中国农史,2022,41(04):36-50.

[58]董维春,刘芳 ,刘晓光.基于结构功能模型的高校产教融合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新农科建设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2(07):74-80.

[57]韩楚煜,刘晓光.美国政产学合作平台的管理机制研究及启示——基于I/UCRC、ERC、GUIRR、STC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22,23(03):94-102.

[56]姚志友,仇苗苗,刘晓光,董维春.农业博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02):34-42.DOI:10.16750/j.adge.2022.02.005.

[55]Lacy, William, Jean-Yves Merilus, Xiaoguang Liu, and Laura R. Lacy. U.S. Agricultural Colleges’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Partnerships:: Leadership’s Critical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2021,27 (2):23-38.

[54]Irungu Ruth Wanjiru, Liu Xiaoguang.Evaluating University–Community Engagement Through a Community-Based Lens: What Indicators Are Suitable?[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Outreach and Engagement,2021,Vol 25(No.4):133-151.

[53]董维春,董文浩,李二斌,刘晓光.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研究主题与新农科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教育,2021,22(05):24-35.

[52]吴睿,程伟华,刘晓光.国际研究生招生策略优化研究——基于N校数据[J].高等农业教育,2021(05):34-39.DOI:10.13839/j.cnki.hae.2021.5.006.

[51]刘晓光,魏铭,裴蓓.MPA研究生“知行合一”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基于南京农业大学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21(04):123-127.

[50]张浩男,刘晓光.高端工程技术变迁对大学专业结构演化的影响——以N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04):66-73.

[49]刘晓光,蒋玲玲.高校社会服务的定位与实践——基于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文本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21,22(02):80-88.

[48]罗泽意,刘晓光.创新创业支持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理路[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21,33(02):71-78.

[47]董维春,文习成,董文浩,刘晓光.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基本特征与发展模式研究[J].大学与学科,2021,2(01):82-95.

[46]李玉清,雷颖,陈荣荣,刘晓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农业大学“双线共推”服务模式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21(01):26-31.

[45]姜璐,刘晓光,董维春.美国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实践探究——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荣誉学院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21,43(02):105-112.

[44]董维春,袁家明,刘晓光.二十世纪前半叶农业与生物类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考略——以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为主线[J].中国农史,2021,40(01):43-55.

[43]Alvin Bomer,Xiaoguang Liu,Wanjiru Ruth Irungu,et.c.How is Academic Performance Affected by Delay in Student Loan

Disbursement in Kenyan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Kenyatta University[J].Higher Education Studies,2021,Vol 11(No.1):121-136.

[42]李玉清,陈荣荣,刘晓光.高校社会服务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的路径探索——基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6):41-47.

[41]刘晓光,曹敏妍.全球胜任力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价 ——基于189个项目培养方案的内容分析[J].江苏高教,2020(4):55-59.

[40]Wanjiru Ruth Irungu,Xiaoguang Liu,Chuyu Han,et.c.Progress towards a World-Class Research University status: The cas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Higher Education Studies,2020,Vol 10(No.1):72-90.

[39]刘晓光,王贤文.公共政策的学术影响计量——基于2004-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引文分析[J].情报杂志,2019,38(08):165-171.

[38]董维春,梁琛琛,刘晓光.从传统到现代的高等农业教育——兼论中国“新农科”教育[J].中国农史,2018(06):33-45.

[37]刘晓光,黄惬.我国东西部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文本比较——以四川省和江苏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24):51-56.

[36]李骅,张运良,刘晓光,汪小旵.美国大学农业工程学科论文产出比较分析——以美国五所大学为例[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8,39(09):95-99.

[35]胡艳婷,刘晓光.高校媒体形象传播策略研究——基于南京农业大学2010—2014年外宣报道的内容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8(03):20-25+93.

[34]姜璐,董维春,刘晓光.拔尖创新学术人才的成长规律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8(01):87-91.

[33]刘晓光,姜璐,詹群. 大学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模式的实证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6,(23):115-120+150.

[32]汤国辉,刘晓光. 农村科技服务多元主体协作模式探索——以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2016,(08):137-142.

[31]李玉清,刘晓光,王明峰. 涉农大学校外基地建设探讨——基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视角[J]. 中国科技论坛,2016,(06):155-160.

[30]刘晓光,包霞,李珣. 国内高校行政管理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分析——基于中国知网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0-2013)[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3):38-41.

[29]刘晓光,吴梦娇,朱冰莹. 涉农高校学生参与农技推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农业大学的调查[J]. 中国农业教育,2016,(03):53-61.

[28]罗泽意,宁芳艳,刘晓光.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异同研究——创新能力开发的视角[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2):43-46.

[27]严瑾,刘晓光,陈巍. 新常态下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机遇、挑战与对策[J]. 中国农业教育,2016,(01):44-49.

[26]刘晓光,侯晓菁.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制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1:105-112.

[25]郭霞,朱建军,刘晓光.农技推广服务外包农户支付意愿及支付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省种植业农户的调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01:62-67.

[24]詹群,刘晓光,董维春.国内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模式优化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15,02:23-28+36.

[23]董维春,邓春英,刘晓光.越南高校人才引育政策评价[J].东南亚纵横,2015,04:54-58.

[22]卢凌霄,刘晓光,董维春.“师门讨论会”教学法在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教育,2015,04:59-62.

[21]汤国辉,汤辰雨,刘晓光.教科推一体的南京农业大学推广服务多模式实践与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15,17:93-96.

[20]卢冬丽,董维春,刘晓光.日本高等教育制度统合与分化的机制分析——基于政府、市场与大学的视角[J].学术论坛,2014,11:159-163.

[19]张永泽,刘晓光,董维春.专业学位研究生基于项目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06:8-12.

[18]刘志民,黄维海,刘晓光.以国际化视野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性教管类学科——南京农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06:48-51.

[17]汤国辉,汤辰雨,季勇,刘晓光.高校教师参与农技推广的意愿及对策研究——基于82所高等院校教师的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2014,04:39-43.

[16]刘晓光,董维春,郭霞.美国赠地院校迈向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路径分析——基于2011-ARWU数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13-122.

[15]董维春,刘晓光,宋力沁,詹群.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中心模式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省农科院的合作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02:19-22.

[14]刘晓光,张松,刘国瑜.国内高校院校研究机构建设路径分析——基于组织分析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4,01:14-17.

[13]刘志民,刘晓光,黄维海.涉农大学应培养服务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者——“GCHERA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业教育,2013,06:1-5.

[12]程伟华,董维春,刘晓光.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8:54-58.

[11]李献斌,刘晓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05:22-25.

[10]刘晓光,董维春.赠地学院在美国农业服务体系发展中的作用及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33-139.

[9]汤国辉,刘晓光,董艳,张薇.协同创新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在农业园区创建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工作站为例[J].科技与经济,2012,05:62-66.

[8]程伟华,董维春,刘晓光.农业院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2:42-46.

[7]刘晓光,郭霞,董维春.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特点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1,10:122-125.

[6]董维春,刘晓光,程伟华.赠地学院在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6:66-71.

[5]刘晓光.大学体验:实践大学精神的新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1,03:42-45.

[4]刘晓光,郭霞,董维春.叛逆•创新•务实: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的特点[J].江苏高教,2010,05:144-146.

[3]刘晓光,董维春.“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制度视角的解答[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26-133.

[2]唐昕,董维春,刘晓光.从投资风险角度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投资问题及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5:84-86.

[1]刘晓光,董维春,唐昕.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政策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42-44.

(二)参编教材和著作章节

21世纪教育科学系列教材•教育经济与财政系列:《教育经济学》,刘志民教授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9。

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公共管理系列:《公共管理学》,于水教授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01。

《公共管理学(第2版)》,于水主编,刘晓光副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12。

《个人收益、政府投入与增值评估:高等教育经济国际研究进展》,刘志民教授编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01。

Dong Weichun, Liu Xiaoguang, etc.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Website Expression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China:Based on Website Data of 83 High-leve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Direct Administration of the Ministries in KeiKoh Ryu Incorporat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o a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Governance 2017.11:91-109, Japan: Chikura Shobo Co., Ltd.

《中国涉农人才培养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董维春主编,刘晓光、刘亮、张炜、姚志友、纪绍勤副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12.

《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农业与生物类学会历史考略——以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为主线》,董维春、刘晓光、朱世桂、袁家明、高俊编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08.

《美国赠地院校与农业服务体系成长的制度分析》,刘晓光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3.12.

(三)大会报告及会议论文

“Organiz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of University in China”,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Agricultural Extens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China, October 16-18, 2015. Invited Speake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Website Expression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China——Based on 83 High-level Ministry's Subordin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bsites Da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University: Disclosure and Governance, Ritsumeikan University, Osaka, Japan, August 4-5,2015. Invited Speaker, “Best Paper Award”.

美国赠地农学院迈向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路径分析, 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12.13-16, 年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四)表彰与获奖情况

论文《“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制度视角的解答》,获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

论文《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中心模式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省农科院的合作为例》,获江苏省第十二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5)。

南京农业大学年度考核优秀(2012、2015、2018)。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2017届校级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17)。

《“本研衔接、寓教于研”培养作物科学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新常态下高校农业科技服务体制机制研究——以江苏高校为例》,江苏省社科联2018年度“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

《“知行合一”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构建》,南京农业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一等奖(2020)。

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优秀MPA教育工作者(2021)。

南京农业大学优秀MPA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22)。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优秀个人(2022)。

论文《中国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转型的历史考察与展望——基于教育与社会系统互作分析框架》,获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