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MPA > MPA新闻 > 正文
“挑战杯”省赛特辑 | 公共管理学院:一场厚积博观后的超越
  • 日期:2021年07月06日
  • 编辑:裴蓓
  • 浏览次数:
  • 【字号:
  • 打印本页

一场厚积博观后的超越

南农学子

在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获最好成绩


undefined



今年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落下帷幕,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两支团队历经6个月的选题、调研、撰文,刷新了南农参赛历史的最好成绩。他们从全国186所高校的1884支队伍中一路披荆斩棘,进入前100强、前32强、前16强。最终,治能队斩获一等奖,庆金陵队斩获二等奖。






乡村治理中的技术赋能

ABBD

ABBD



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的队伍是由郑永兰教授带领的“治能队”他们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求索构建与社会体制发展相适应的乡村治理体制,进而选题为“赋能or负能?乡村治理的技术运行之道——以浙江枫桥镇‘四个平台’为例。”


调研选取的枫桥镇是技术驱动乡村治理创新的标杆性案例,该村构建了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四个功能性平台。“四个平台”的实现了乡村中“干部下去多,群众上来少”的高效亲民的办事作风,群众能够更加深入感受到服务的全覆盖,干部也能够实时通过平台掌握基层问题。


undefined


但是,平台的发展中却也面临各种适应性困境,如发展运营动力欠缺、专业性不足、规划化缺失等问题。“乡村治理中的技术平台需要第三方的力量,进行群众和部门间有效的信息共享,以社会基层自治减轻基层政府单打独斗的压力,推动各个部门与阶层的联动机制,实现乡村共建共治。”治能队给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治能队深耕乡村,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稳健,最后决赛现场答辩前一夜,面对对手几乎无懈可击的文本,大家在讨论中灵感乍现,对方案例中的问题竟然可以利用浙江枫桥镇的“四个平台”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这一抓手让他们鼓起了信心,在现场中条理清晰,按计划尽可能地抛出了所有的问题并预料到了对手的提问,实现了逆风翻盘。


见”圾“行事的喜忧参半

undefined


“庆金陵”队由向玉琼老师带领,他们的案例主题是“见‘圾’行事的‘喜’与‘忧’:城市垃圾分类政策强制执行过程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庆金陵队更多关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如何实现弹性化治理。自从上海在2019年拉开了垃圾强制分类的帷幕,目前全国垃圾分类还在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需要赋予地方或基层政府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在模糊执行中逐步完善政策。


undefined


垃圾强制分类是一个政策目标,庆金陵队更多地关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是如何实现弹性化治理。自上海开始,全国46个地级城市相继开始强制分类。鉴于生活垃圾分类过程复杂,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一刀切”的行动逻辑无法适用,所以庆金陵队基于南京市弹性化政策实践,总结经验与教训,从技术治理赋能垃圾分类、绩效考核优化以及垃圾分类流程畅通性的保障等方面进行政策供给,致力于分析未来城市垃圾分类政策的可持续化发展。


队长张健培很早就开始关注这项比赛了,经过学术积淀与院案例库等平台的常规化训练,他对比赛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严谨的备赛风格和团队之间的理解与配合让我们走得更远”张健培坦言。团队提前制定好分工及思路,成员分工明确、尽职尽责,根据调研需要想尽一切办法链接到相关利益主体,在走访了区城管局、街道、企业、社区等多元主体后,他们获取了较为丰富的一手材料。决赛场上,庆金陵队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关京津冀建设的案例进行辩论,精准切中热点的选题与对南京调研的深耕,让庆金陵队赛出了水平。


常态化教学的培养初心

undefined


“我们学生在案例大赛过程中,表现出的学术素养以及辩论应变能力都有很强的优势。”大赛专家评委,全国MPA教指委委员、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石晓平教授说:“比赛中同学们展现出的能力与技巧都离不开平日里学院的案例教学体系。”


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晓光副教授介绍了学院开展常态化案例教学的两个重要抓手。一方面,在学生层面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教学上,学生通过“院级案例库立项”来学习已有的优秀案例资源,并自主进行案例申报与立项;实践操作上,MPA中心平台联系相关部门,提供线下实验基地,公管学院会定期组织带领学生前往基地进行调研,由平台与调研地直接对接,提高师生案例调研的效率。另一方面,在教师案例教学层面上鼓励教学方式回归初心。教师可以用自己的科研案例申请入库,立项成功后不仅可以作为科研成果,也可以作为精讲的教学内容,以教师的优质案例为基础,搭建“选、采、撰、析、讲、验”六步衔接的案例教学模式,同时模拟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延伸进日常生活中,形成以“知行合一”为目标的培养理念。


这是一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博发的超越,在本次获奖之前,已经有了众多科研与竞赛成果的铺垫。近五年来,公共管理学院累计10篇教学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4位首席专家领衔团队的案例选题获教育部高水平重大主题案例立项资助建设;一篇MPA学位论文获评“全国MPA优秀学位论文”;MPA师生案例团队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等奖项11项。基于案例开发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成果——“知行合一”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构建获南京农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据介绍,凭借常态化案例教学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本次大赛的筹备与培训有条不紊。从研究生新生入学,便开始宣传该类别大赛,旨在营造案例分析学术氛围并加强“以赛助学”的学术竞技意识。经过同学的踊跃报名,学院为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硕、MPA学生以及教师提供匹配组队的渠道与建议,并联系业内专家与教授进行培训讲座等。从案例文本打磨到实地调研,学院整合打包常态化教学中的资源,进行定向输出,比赛与常态化教学共同打造起了案例培训大赛的配套机制。


“以‘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为抓手,促进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公共管理理论与国家发展实践的密切结合是大赛的初心,为扭转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学术化’倾向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冯淑怡教授表示,学院、教师与学生三位一体地在案例教学与比赛工作中充分配合,为实现培养目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进一步向国家输送能够综合运用公共管理理论与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