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2点,2021年两岸云上论坛(第二场)“对话与展望:社会发展与风险治理创新”通过线上形式顺利举办。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的两岸云上论坛。论坛由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于水教授和台湾中山大学教授汪明生共同主持,学院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观看了本次的交流论坛,同时在线上积极发言,学术氛围浓厚。
论坛伊始,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特聘教授姜晓萍以《城市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与实现路径》为题作了报告。姜晓萍教授首先回顾城市社会治理的历史内涵,接着回到现实,提出城市社会治理的概念内涵、特质、脉动规律、影响因素、关键环节和问题聚焦,并阐述城市社会治理中的短板和弱项,最后面向未来,提出完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的方式,厘清城市社会治理的逻辑和路径。
台湾艺术大学设计研究所教授、厦门大学客座教授程湘如给同学们带来了题为《把土里土气变扬眉吐气》的报告。程湘如教授提出从找出差异特色、建立自有品牌、形塑独特包装、铺陈品牌故事和整合连动行销五点入手,进行文化商业产品的推广,并指出文创产业链需要原乡符码加创意加值,从而衍生经济产值,最后提出人才培育的三个实施方式是教育、竞赛和人才,文创产业需要刚柔共筑,理性和感性相结合,实现地方创生。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德国杜伊斯堡及埃森大学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刘涛作了题为《生态社会政策与福利国家的绿色转型——构筑低碳的社会保障网络》的报告。刘涛教授首先介绍了在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换的过程中,社会发展存在的三大宏观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接着阐述了福利国家与生态国家耦合的理论框架,以及生态系统问题外溢而产生的社会政策问题,最后提出社会政策的“碳足迹”与“低碳调节”,以此建立新型生态环境友好的福利国家及社会保障体系。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朱旭峰教授作题为《对口支援:中央和地方合作下的危及应对、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报告,从“对口支援”简介出发,提出自20世纪70年代末正式提出以来,对口支援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危及应对、经济复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并以2008年汶川地震和2020年新冠疫情为例,对其危及应对机制与帮助灾后重建经济复苏进行深入讲解和明确阐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魏玖长教授以“见微知著:科学预判风险的过程分析与能力建设”为题,从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讲话内容切入,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异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从三方面阐述研判新兴重大风险的迫切性,列举见微知著能力的发挥的重要价值和瓶颈与障碍,从演化型风险、系统型风险、现存型风险、连锁型风险四类划分见微知著能力的风险研判类型。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林闽钢教授以“中国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与发展动力”为题,构建包含研究缘起、历史制度主义和关键节点、制度变迁分析框架、两次经济危机活动社保制度变迁、发展愿景五部分的分析内容,从制度内部变迁的障碍和制度环境维持制度现状的倾向两部分构建制度变迁分析框架,阐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历史,并对发展动力进行分析剖析。
论坛接近尾声,于教授对此次论坛作总结性发言,对此次参与交流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带来的精彩发言表示由衷感谢,并期待进一步的交流机会。至此,2021年第二期“对话与展望:社会发展与风险治理创新”两岸学术交流论坛在广大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