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获奖成果简介 项目名称: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及其共享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刘志民、孙洪武、周明月、李寅秋、张锋、刘钦、李丹丹、杨有国等著
发表时间:2014年10月02日

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获奖成果简介 项目名称: 《学科的内在建构路径与知识运行机制》(论文) 《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龚怡祖 基本内容: 学科的内在建构路径是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基本研究范畴形态→学科形态,在这一转换过程中,问题研究是学科生长的初始条件,基本研究范畴是向学科挺进的关键性力量。推进学科内在建构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来自人类社会对实现知识有序积累及有效
发表时间:2014年10月02日

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获奖成果简介 项目名称: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论文) 《财贸经济》,2010年07期 吴群、李永乐著 基本内容: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
发表时间:2014年10月03日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大...
发表时间:2014年11月25日

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获奖级别: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项目名称:中国耕地保护的体制与政策研究(专著) 获 奖 人:吴群、郭贯成、刘向南、李永乐
发表时间:2012年11月01日

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获奖级别: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项目名称:从日本经验看我国耕地保护的压力及应对建议(决策咨询报告) 获 奖 人:曲福田、冯淑怡
发表时间:2012年11月03日

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获奖级别: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项目名称:“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制度视角的解答(论文) 获 奖 人:刘晓光、董维春
发表时间:2012年11月03日

“从日本经验看我国耕地保护的压力...
成果简介 成果名称: 《从日本经验看我国耕地保护的压力及应对建议》 曲福田、冯淑怡等著 基本内容: 未来十年仍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也将十分突出。本期《要报》提出,如果延续已有发展模式,2015年和2020年我国耕地将从18.18亿亩分别减少到18.04亿亩和17.95亿亩,18亿亩耕地红线将被突破。如能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消除耕地的过度损失,2015和2020年耕地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10日

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智库专家论坛...
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智库第九期专家论坛12月29日上午在逸夫楼7021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城市与环境学院林坚教授作了一场题为《“多规合一”的几点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公管学院院长石晓平教授主持,100多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开始前,石晓平院长致辞并简要介绍了林坚教授。林坚教授首先从“多规合一”的现实需求讲起,重点对国家市县试点中的发改/环保模式、住建模式、国土
发表时间:2017年01月03日

热点讨论版征稿通知
热点讨论版围绕土地政策问题提供相关学术讨论,内容涵盖4个研究领域:土地制度与城乡统筹发展、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土地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 投稿类型包括: 1.专题报告,如课题中期报告、结题报告、调查报告等 2.研究论文草稿 投稿具体要求如下: 投稿包括两部分内容,即专题报告/论文摘要和专题报告/论文全文,其中 摘要中主要包括以下信息: 1. 标题:作者姓名+题目 2. 标题
发表时间:2014年11月27日

周诚:论我国农地自然增值公平分配...
周诚 (中国土地学会顾问、北京农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 农地转变为非农地之后,出现巨大的自然增值,应当如何进行公平合理分配?本文从分析“涨价归农”论与“涨价归公”论开始,落脚到“全面产权观”。   一、农地转变为非农地中的“涨价归农”论与“涨价归公”论   “涨价归农”论及其理论支撑   我国农地自然增值的公平合理分配问题,最初,是从探索农民收入问题的角度提出的。当人们发现农民收入低、提高慢时
发表时间:2014年11月21日

党国英:农村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
党国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村宏观经济室主任) 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承包人将其土地使用权通过租赁、转让、并入合作组织以及作价投资于法人企业等方式,使土地使用权属发生变化的行为。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正在稳步扩大。据有关方面披露,目前农村耕地总体流转率已经超过15%,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在50%以上;还有少数地方比例更高,有的县市接近百分之百。土地流转
发表时间:2014年11月21日

汪文忠:小城镇建设如何合理利用土地
汪文忠 (浙江省土地学会) 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作为重要的物质资源,国家的经济稳定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虽然拥有比较大的国土面积,可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对较小,在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土地资源就更加紧张。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最为重要,它涉及到我国耕地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政策。因此,分析与探讨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关系到我国战略安全
发表时间:2014年11月21日

当土地规划“遇上”新型城镇化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中国要走什么样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已经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然而,当土地规划“遇上”新型城镇化,会发生哪些“化学反应”?日前,由中国土地学会土地规划分会主办的“新型城镇化与土地规划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的4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土地规划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共谋未来发展良策。 破题 土地规划应解决好“人往哪里去
发表时间:2014年11月21日

靳相木:解析征地制度改革的主流思路
靳相木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尊重农民的土地物权”优先于“让利于农民”的价值取向选择,对征地制度改革的主流思路进行了解析和批评。中国现行征地制度基本架构的最大缺陷是它没有与城乡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的成果相衔接,学界的主流思路没能切中这一要害。未来征地制度改革政策设计的着眼点将实现从“让利于农民”到“尊重农民的土地物权”的转变,改革重点也将从“提高补偿安置水平
发表时间:2014年11月21日

共有 9,53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636 页   当前第 180 页